A股有望挑战十年前高!券商集体看好明年市场,这些板块受关注
券商中国 2025-11-10

  2025年已经步入尾声,不少券商已经发布了2026年的年度策略报告,展望明年市场。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汇总了国泰海通(19.700-0.09-0.45%)华泰证券(22.250-0.21-0.93%)光大证券(18.440-0.16-0.86%)、开源证券等多家券商的最新年度观点。

  整体来看,券商对于2026年市场仍然比较乐观,认为A股有望延续慢牛行情。国泰海通提出,“市场高度有望超出共识,挑战十年前高”。

  具体分析来看,券商普遍认为,A股整体估值仍然不高,2026年A股盈利有望持续改善,流动性也将维持宽松,叠加政策支持,A股有望持续上行。

  2026年A股有望持续上行

  市场普遍对2026年的A股充满期待。

  “2026年中国‘转型牛’的升势远未结束,中国经济转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放大牛市思维,市场高度有望超出共识,挑战十年前高。”国泰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在日前举办的国泰海通2026年度策略上表示。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2026年资本市场将从“资产重估”进入到“盈利修复”,2026年前后更可能是“平顶慢牛”而非“尖顶短牛”。

  韦冀星分析,证券化率为判断指数牛/估值牛空间较为有效的参考指标。若牛市由盈利改善驱动,盈利的提升会同时反映在生产总值中,导致市值与GDP同步上升,从而证券化率变化有限;而若牛市由流动性与估值扩张驱动,其影响主要体现在股市层面,而对生产端作用有限,因而证券化率会出现显著上升。

  当前证券化率仍有上升的空间。在指数牛的行情下,2014—2015年与2005—2007年分别突破了彼时的稳定中枢达到了1.16和1.57的高点,截至10月30日,证券化率为0.88,仍有上升的空间。

  光大证券也表示,市场当前位置有望是长期牛市的起点,基本面的逐步好转与产业亮点仍然是市场长期牛市的基础,居民资金的流入与“十五五”开局之年的政策支持将决定市场的斜率与节奏。与往年牛市相比,当前指数仍然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是在国家对于“慢牛”的政策指引之下,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

  企业盈利和流动性双驱动

  多家券商都提到了企业盈利改善对于A股行情的支撑。

  “我们认为盈利周期上行的预期能否逐步兑现将是决定上涨行情的持续性关键。”华泰证券表示,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注重“提质”的阶段,盈利周期的波幅变小不可避免,但展望2026年,除偏低的基数外,三个潜在的驱动因素有望使得A股盈利周期重回上行——继续“赚海外的钱”、地产链的拖累进一步缓解、制造业的产能周期迎来向上的拐点。

  华泰证券预测,全A非金融企业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4%、12.9%。节奏上,考虑到今年一季度业绩基数偏高、明年一季度前地产销售可能仍偏弱,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5年年报修复后或有一定回落,明年二季度开始,伴随着地产周期见底企稳、政策逐步发力,企业盈利有望重拾上行态势。

  光大证券表示,预计2026年A股盈利将逐步修复。价格的修复将是2026年A股盈利修复的重要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A股盈利增速为4.9%,2026年为10.5%,其中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达到11.1%。  

  同时,产业层面的景气预计在2026年仍将延续。前期高预期的AI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等或许业绩将会持续验证,而经历了一轮业绩波动周期的部分先进制造相关板块业绩或许也将逐步触底反弹。同时还可以关注“反内卷”带来的细分领域潜在价格修复带来的盈利弹性。

  同时,流动性也有望为市场提供支撑。“以理财为代表的低风险偏好资金目前进入权益市场的动力仍然不强。这或许由于对于这类资金而言,本金的稳定性要比高收益更加重要,因此这类资金增配权益资产仍然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类资金流入市场才是真正意义上‘存款搬家’的开始,也将是市场能够实现长牛的基础,或许我们将会在2026年看到这一迹象。”光大证券表示。

  华泰证券也表示,中国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结构距离海外主要国家仍有较大差别。截至2023年,房产和现金在中国居民资产中占比分别高达72%和13%,而权益类资产仅占4%(美日英德均值为34%)。居民存款仍主要集中在实物资产中,对权益资产的配置仍处于相对低位,提升空间相对较大。

  科技等板块值得关注

  展望2026年的行业配置,韦冀星表示,“科技为先”是贯穿本轮牛市最强主线,具备相对盈利优势、海外映射、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上行三大中长期占优的条件。2026年行业表现会比2025年更均衡,“盈利修复”慢牛的顺周期机会重点在于PPI。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会优于2025年。

  光大证券认为,2026年TMT以及先进制造板块或许将仍是牛市主线,目前TMT及先进制造或许正处于牛市行情的第二阶段,未来或仍然有较大空间。同时,牛市中也可能出现季度级别的风格切换,相对业绩往往是触发因素,周期与金融或许是可能切换方向。

  “中国市场重估是广泛的,科技与非科技都有机会,从杠铃策略转向质量策略。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消费看转型,继续看好金融股。”方奕表示。

  华泰证券则建议,2026年超配先进制造、内需消费,在大金融、TMT中寻找结构性机会,标配基建链、顺周期、出口链,低配红利。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