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如何从“时尚”到“习惯”?
中国环境报 2023-07-10

“垃圾分类,我现在可熟了。”因女儿在上海刚生了孩子,3个月前,60岁的赵阿姨从老家过来照料。刚到时,生活垃圾要分类定时投放曾让她一度“头皮发麻”,还有抵触情绪。现在她已经驾轻就熟,无论家里还是户外都能做到一丝不苟,成了“分类模范生”。当问及是什么改变了她,赵阿姨说道,“因为这是上海,只要来了就能做好。”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条例》正式实施,如今已过去4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如何?下阶段将怎样升级优化?

 志愿者助力,力求分得“明明白白”

  帮助赵阿姨练好“基本功”的正是小区垃圾分类点的志愿者。

  “第一次倒垃圾时,我脸红了半天。”赵阿姨说。当天早上她准备去买菜,顺道把垃圾倒了。一名志愿者却对这包垃圾察觉出异样,原来是干垃圾袋里混装了些摘菜剩下的叶子。于是,志愿者将垃圾袋挑出来,一点点分好再重新投放。

  不仅如此,志愿者还向赵阿姨展示了贴在垃圾厢房上的标识图,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赵阿姨拿起手机拍下图片,记下投放时间等要点要素。此后,她一直参照分类说明,还经常向家人提问或上网查看,力求分得“明明白白”。

  赵阿姨由衷地说:“哪里有这么负责的志愿者,哪里的分类就一定能做好。”

  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低碳生活新时尚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已达到2150人,都是活跃于社区的居民。

  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街道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就是写信人之一。雷国兴告诉记者:“每个小区垃圾分类的薄弱环节都不一样。”

  在嘉兴路街道,流动人口众多,造成很多人对小区环境不太了解,对垃圾分类的规则也不清楚,一旦有一袋垃圾落地,就可能有“破窗效应”,所以志愿者们商量开展普及“迎新活动”——只要有新住户入住,就会收到一份电子手册,介绍小区的楼长、管家,以及哪里可以投放垃圾、家里东西坏了找谁维修、周边图书馆和医院在哪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在电子手册上呈现。

  小区还有一支志愿队伍,可以带领新住客实地走访,快速了解小区及周边情况。“我们主动跨前一步服务,居民有家的感觉,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度就会更高。”雷国兴介绍说,这一过程也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科技从业者可以为“智慧社区”作贡献,设计师可以加入社区微更新、设计垃圾房等,由此形成良性互动。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上海市共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发布“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2.76万个,参与志愿者71.38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698万小时。

  得益于全体市民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全市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末端高效处置让分类“不白费力气”

  “生活垃圾最终被送到这样的基地,经处置后变成资源和物资,我们在家做好分类功夫没白费。”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碳博会”上,上海城投展厅里的一块大型沙盘吸引了很多市民围观。人群中一位50多岁的男士分享,他曾到实地参观过,见到每天有万吨生活垃圾送到基地进行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这个看似“绿色农场”的地方就是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是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之一。

  当前,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干湿垃圾处置规模和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并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历史性跨域。到达老港基地后,干垃圾主要用于焚烧发电,基地里有两座全国规模最大、排放量最低、技术最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能力达9000吨。湿垃圾则送入基地内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主要用于厌氧发酵生成沼气,部分还用于养殖黑水虻产生饲料肥料,目前日均处置湿垃圾2500吨。

  据了解,老港基地内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三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建成后,老港基地湿垃圾总处理能力将达到4500吨/日,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基地。届时,其资源化产品将覆盖新能源、新型饲料、新型肥料三大领域。

  老港基地只是其中一部分,承担上海80%生活垃圾转运处置任务的上海城投目前建成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厂11座,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18500余吨/日,占上海全市生活垃圾总焚烧能力的60%以上。焚烧系统均采用国际先进的炉排炉,烟气排放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上海市地标和欧盟标准。上海城投还建成运营湿垃圾厂5座,补齐上海城市湿垃圾处置的“空白”领域,处理能力3530吨/日,占上海全市湿垃圾资源化总能力的50%。此外,上海城投还紧贴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加大力度投建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等的循环利用网络体系及设施,提升资源化水平。

  除做好保障体系外,今年,上海城投还打造了“数字环境”管控信息化体系,实现生活垃圾运输处置全流程精准控制、智能指令指挥作业、生产要素全局调配、过程管理实时在线,让生活垃圾转运进入“快递式”精准可溯可控物流时代。目前已实现16个行政区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和处置数据可实时收集、生活垃圾全程可追踪溯源。

 凝结多方“大智慧”办好“关键小事”

  在上海,垃圾分类从“新时尚”逐步成为市民的“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针对一个个小问题,集中智慧运用多种方法手段破解优化而来。

  小包垃圾落地、非定时期间投放点垃圾满溢等问题一直是垃圾分类的困扰。

  对此,长宁区天山路街道通过在街面、居民区、商务区布设智能摄像头,组建“天山智眼”系统,实现“主动发现、快速处置、落实整改”闭环智能管理体系,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监管从“人防”向“技防”模式转变。

  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智能监控探头拍到撒落的小包垃圾时,AI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生成工单,通过政务微信APP自动派单到相关责任人,并在工作群内提醒。责任人处置反馈后,AI会再次自动识别是否合规并结案。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正深化小包垃圾综合治理,引导各区、各街镇将“小包垃圾随手拍”社会监督举报平台二维码上墙公示,让全体市民参与到提升垃圾分类整体水平行动中来。

  跟随垃圾分类一起升级推进的,还有垃圾房设施与“一小区一方案”制度,一项项人性化的措施,助力垃圾分类好习惯内化于心。

  虹口区灵新小区,智能垃圾房在今年4亮相,踩下脚踏板即可打开投放口,一旁设有自动感应的水龙头供洗手,垃圾桶满溢后会亮灯提醒物业换桶,智能监控若识别到乱丢垃圾的行为会发出语音提醒,垃圾房还可以自动喷淋除臭、紫外线杀菌……

  静安区宁馨小区规定,除了上午7时—9时,下午6时—8时,垃圾房还设置了误时投放时间11时—13时。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做此调整是因为这个小区的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很多老人中午买菜做饭会产生垃圾,对此,他们设置了中午的误时投放,帮助大家更好地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不久前,“上海街头垃圾桶又回来了”等话题引发热议。这是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正在着手开启的新一轮道路废物箱布局优化调整工作,对辖区内部分区域道路废物箱进行优化调整,与市民出行路径、人流数量密度相匹配。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